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深化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农村垃圾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切入口”为发力点,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撬动乡村环境大提升,让乡村更美丽、生活更美好、群众更满意,奋力打造昌邑以环境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一张靓丽新名片。
截止目前,昌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41个,94.8%以上村庄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市、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市、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center;">深耕城乡环卫一体化,让乡村环境更美丽
近日,来到围子街道孙斜村,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村里的主干道卫生保持非常干净,有环卫工人专门负责清理打扫。村民张桂英幸福感满满地说:“如今村里卫生更干净、更漂亮了,不比城里差。”
center;">干净、美丽的孙斜村是昌邑市持续深化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昌邑市坚持15年不缀、深耕城乡环卫一体化,大刀阔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市10个乡镇、690个村环境卫生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由过去一村美、村里美向村村美、村里村外一样美转变,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在潍河两岸徐徐展开,全市58万群众享受“环境红利”幸福感越来越满足。
在不断深化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中,昌邑市科学决策,守正创新,建立了“政府监管、镇街为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化、长效化、规范化管理新模式,把制定规范化作业标准、提升保洁质量作为突破口,固化成一整套可复制性更强、推广面更广、运营服务更全的标准体系《城乡社区环卫清洁服务要求》,通过国标委专家组评审定为国家标准,于2022年4月1日颁布实施,有国标加持,城乡环卫一体化“昌邑模式”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center;">在全市开展创建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文明村镇”创建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系列活动和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中,城乡环卫一体化“昌邑模式”坚持以标准为引领、以质量为支撑,发挥出的遇山开路、逢水搭桥作用,清理“三边三线三底三界”生活垃圾点12000余处、900余吨,创建标准化管理示范村达679个、“群众最满意、最干净村庄”326个,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90%以上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B级以上标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成绩进入前10名,2022年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典型案例。
持续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让绿色生活更美好
走进龙池镇齐西村里,只见一排排整齐的“灰瓦白墙”老居,一座座绿色的垃圾分类亭,复古与现代,相互衬托,相得益彰,让这个历史文化名村显得格外整洁干净,风光无限。自去年以来,该村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带领该村群众走进了现代时尚生活。
center;">在村里开农家乐的村民齐新民高兴地见人就说,自从学会了垃圾分类,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也亲身体会到垃圾分类带来的看的见的实惠。“我们村本身就在景区旁边,村容村貌非常干净整洁,如果大家能够把垃圾分类逐步落实,村里的环境将来会变得更好,我们的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以垃圾分类赋能助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出台了《昌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农村垃圾分类长效推进机制,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驶入快车道,有效带动村民“要我分”变为“我要分”,破解了改善人居环境难题,全市的农村更美了,而且农民的绿色生活水平与品质也随之越来越高。
center;">昌邑市按照源头“大分流、小分类”工作思路,在柳疃、龙池、下营等5个乡镇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在250个村庄建立了637个投放点,配备了100个垃圾分类亭、2833个垃圾分类桶,2座垃圾分类房,按照其他类垃圾、可回收类垃圾、有害类垃圾三分类法进行分类投放,其中农村产生的尘土、砖头瓦块、取暖炉灰、杂草等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分流垫路、垫沟和堆肥再利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设置5处乡镇级生活垃圾分拣平台,设立旧衣服、旧沙发、废木料等大件垃圾储存站3座和可回收垃圾存放点5个,形成“桶、亭、房、站”为一体化分类收运链条,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达30%以上,带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由“净”向绿色、文明升级。
为破解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难题,昌邑市大力推进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7座城区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投资8400万元新建3处(日转运量300吨处)大型智能化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并纳入市场化、公司化、规范化管理;投资3.8亿元新建1处日处理量6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投入运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全年处理生活垃圾将达18万余吨,年外供电约0.64亿度,减排二氧化碳约4.99万吨,为昌邑市的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生活,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在柳疃镇西陈村,不花一分钱就改了厕所的村民陈宝贵老人开心地说:“家里厕所改造了,又干净又方便,儿媳妇和孙子从城里回来,再也不用为上厕所发愁了。”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昌邑市下大气力把农村改厕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乎千家万户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来抓好做实,蹚出一条建管并重的农村改厕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农村改厕完成近8万户,做到应改尽改;118座农村公共厕所全部建成投入使用;16个后续管护站、24座粪便处理站、3处农村污水处理站和1座大型沼气发电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全部投入运行。补齐群众生活品质短板,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center;">农村改厕不让村民花一分钱,这是昌邑市对改厕群众做出的郑重承诺。为此,昌邑市对山东省和潍坊市下达的农村改厕专项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落实到位,及时足额配套本级奖补资金,使每户补助达到1000元的标准、农村公厕建设10万元/座标准,在涉农奖补资金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日常督导和验收考核,对新改厕户一次性通过市级验收的,每户奖励100元,对自行改厕提升户,凡是一次性通过市级验收的,每户给予适当奖补,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每户各补助30元,每年免费为改厕户抽运粪便两次。
改厕后续管护至关重要。昌邑市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了“统一维修、统一抽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市场化服务运营体系,由专业企业康洁公司招标参与管护运营,在全市10个镇街区建成24个管护服务站,由运营企业配备专职管护人员和专职维修清运队伍,做到专人管理、快速维修;并由运营企业投资,按照每2000户配备1辆吸粪车的标准配齐45辆吸粪车,为改厕户及时抽运粪便,随满随清,保障群众改厕用的顺心、舒心、安心。
center;">在此基础上,昌邑市在300户以上自然村的小广场、村委大院等公共场所新建118座公共卫生厕所,新颖的设计风格、灰黄相间的外观、优美的硬化绿化环境,农村公厕成为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新“亮点”,美化了乡村面貌,扮靓了新农村。步入干净明亮的的厕屋内,残疾人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管理间、洗手盆、水冲式坐便器……标识齐全、设施设备配套完整,应有尽有,不仅让村民们感到新鲜和欣喜,也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厕所革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