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技 » 正文

本月中欧多领域互动频密,专家:务实对话确保双边关系不偏离轨道艺术名画| 这些逼真的作品竟然是铅笔素描(爱民保哪些可以报销)爱民保是什么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9 17:11:21   浏览次数:6
核心提示:  九月以来,中欧高层之间互动频繁。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是两人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会晤。  当地时间9月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在这之后,伴随三名欧委

  九月以来,中欧高层之间互动频繁。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是两人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会晤。

  当地时间9月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在这之后,伴随三名欧委会官员相继访华,中欧在经贸、数字、环境领域的面对面交流再度重启,为即将于年内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做准备。

作为中欧关系的“三大支柱”之一(编者注:三大支柱指代政治、经贸、人文),9月25日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事关双边关系中的“压舱石”,这也是中欧自2020年后首次恢复线下经贸高层对话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的表态可见,此次对话“务实、坦诚、富有成效”,达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识。

  “愈发频繁的互动是中欧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此前中欧关系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个比较长时期的稳定,甚至有些阶段快速发展,得益于双方在各领域开展对话、交流。

在当前国际形势以及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这种互动的重要性在于,欧洲对华政策的讨论正变得愈发多元,有些观点也更尖锐  “在此情况下,欧方与中方保持交流与互动,有助于欧方舆论更全面地认识中欧关系,让其内部民意或是辩论朝着更平衡的方向发展。

”崔洪建分析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一系列中欧对话开启之前,冯德莱恩9月13日宣布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成为舆论焦点,也给这一轮中欧对话的成效以及后续的双边互动增加了几分不确定因素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9月27日在谈及相关问题时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反补贴调查有违国际贸易基本规则,很可能扰乱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中方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与欧盟发展方向完全一致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中欧关系的互动,崔洪建认为,尽管双边将继续开展对话,但欧盟内的部分负面舆论或将对此形成“对冲”,确保中欧关系不偏离合作轨道,仍需双方共同努力。

对华反补贴调查:老问题的新表现  在欧方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后,这一问题显然已经成为近期中欧经贸互动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双方互动中无法绕过的“结”  “在这轮中欧对话之前,欧方提出的反补贴调查意图明显:预先为这次与中方的对话找‘筹码’,甚至想主导对话的方向。

”崔洪建表示  在访华行结束前,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9月26日召开的中外记者会上表示,“在我与中方举行的几乎每场会议中,对电动车开展反补贴调查都有被提及。

”随后,他进一步介绍了欧盟在该问题上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欧方针对的是对电动车生产侧的补贴,并将就此与中国政府部门与企业沟通这一点区别于在购买电动车时为消费者提供的补贴  同时,东布罗夫斯基斯也坦言,(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对欧盟相关产业造成的“损伤风险”(risk of injury)也是欧方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另一考虑因素。

他表示,在过去三年间,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从不到1%上升至8%,且这样的增长趋势还会持续,因此欧盟汽车产业面临利益受损的风险  针对欧盟近期对华反补贴调查及其背后的考量,崔洪建分析称,“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有一些新表现”。

“老问题”是指,中欧此前就曾在一些产业、产品上产生过贸易摩擦,欧盟也采取过一些反倾销、反补贴(“双反”)等所谓贸易救济手段来应对崔洪建认为,这反映出中欧在部分产业领域确实存在竞争关系一方面,中国在一些产业的竞争力迅速上升,而欧洲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处于相对停滞不前的状态。

  不可否认,中欧经济关系密切,目前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但与此同时,双方的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有分析人士回顾称,“双反”一度是中欧贸易摩擦的焦点,中国的紧固件、自行车、电视机、光伏组件和部件等都曾经遭到欧盟“双反”的打击。

  实际上,对于中欧两大经济体而言,竞争只是其正常经贸关系中的一部分,问题在于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竞争关系据崔洪建观察,近年来,欧洲在其经贸领域赋予了很多政治、安全的因素,使得“老问题”有了“新表现”具体到在电动汽车领域,欧盟将其上升到维护产业安全的高度,由此导致原本双边能够通过技术型手段解决的问题,变得更复杂,政策妥协空间变小。

  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提出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颇具雄心的目标,而推广电动汽车也被绿色转型的关键今年3月底,欧盟理事会批准法规,决定从2035年起禁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9月13日,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也强调,“电动汽车行业是清洁经济的关键产业,对欧洲来说潜力巨大。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方也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作为回应,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对欧盟反补贴调查表达严正关切和强烈不满的同时,也提出共同解决该问题的期待:望欧方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并特别指出要“以非政治化、非歧视性方式”妥善解决贸易摩擦。

  目前,欧方也对同中方继续在该问题上保持沟通持开放态度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将在恪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基础上开展调查,保障调查透明度“接触总比对抗好(中欧)保持接触并找到解决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法”此前,冯德莱恩也表示,欧盟需要继续与中国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

跳出欧方话语:从“去风险”到“共同应对风险”  尽管欧洲存在对华“反补贴调查”“去风险”的声音,但在近期的密集互动中,中方的回应没有局限于此,而是传递出“中欧关系的主流是合作,本质是共赢”的明确信号  整体来看,中国商务部对本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评价以积极面为主。

据商务部发言人介绍,  双方就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改善营商环境、世贸组织改革、金融业双向开放和监管合作等达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识值得关注的是,双方还决定,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机制下成立副部级金融工作组,加强双方在金融开放、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监管、可持续金融和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谈及本次中欧经贸对话的特点,崔洪建分析指出,中方没有和欧方去纠缠“去风险”这个概念,而是传递出中欧需要共同应对供应链、金融等领域风险的信号崔洪建解释称,近年来,政治、安全因素对欧洲经贸政策影响较大,这就使得欧方过于突出中欧关系中所谓“风险”的一面,有意淡化了机遇或是合作利益的一面。

  “中欧看上去是话语之争,实际上是焦点之争,中方始终把焦点放在合作的一面,欧方则逐渐趋于消极的一面”崔洪建认为,针对欧方“去风险”等一系列说法,中方始终应坚持“合作是主流”的立场,同时认为双方能够管控竞争,这实际上是从务实的层面化解了欧洲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去风险”口号。

  实际上,不同于欧盟层面在电动车领域作出的倾向于对华竞争的选择,考虑到与中国长期以来的经贸联系与合作,欧洲企业、经济界在该问题上的反应更加谨慎与克制代表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协会指出,德国汽车制造商已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投入了巨额资金,在电动汽车问题上与中国产生贸易摩擦可能让它们得不偿失。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霍弗则警告称,与中国决裂将对德国汽车工业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  今年早些时候,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在中国合肥建设一个新的电动汽车创新中心此外,大众还购买了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小鹏汽车相当于七亿美元(约合50亿元)的股份。

  此外,纵观当前国际形势,崔洪建认为,与美国将中国视为长期战略竞争对手不同,欧洲对中国并没有过多的战略焦虑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随着中美欧三边联动性增强,三者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也愈发复杂“这段时间中美之间的频繁对话,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与中方开展对话的积极性。

对欧洲来说,其核心关切在于,在中美关系出现一些变化之时,需要保障欧方的利益不受损害或是被忽视”中欧领导人会晤:还有哪些准备?  在中欧近期密集的互动过后,中方领导人也为接下来双边关系的发展作出了方向指引。

9月,李强会见冯德莱恩时就明确表示:“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努力,办好年内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于2022年4月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今年秋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访华,中欧双方将举行战略对话,为中欧领导人会晤做准备。

  此前,商务部发言人在介绍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时也提到,双方要为第二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做好经贸领域的准备目前来看,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双边讨论的焦点议题崔洪建判断称,接下来中方比较理想的预期是,希望促成和欧方通过政治磋商、谈判的手段解决问题,避免矛盾升级。

最重要的是,需避免对中国电动车行业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出口  若欧方最后一意孤行,情况不够理想,崔洪建认为,中方应提前筹划反制措施,让欧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到与中方通过磋商解决问题的轨道。

具体到中国车企,崔洪建提议称,企业要认真、负责任地去应对(欧方的调查),并随时做好准备,未来有可能会采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除了经贸领域的准备,实际上,近期中欧在气候、环境、数字领域、极地海洋事务的对话也在稳步推进。

欧委会副主席维拉·朱罗娃(Vera Jurova)9月18日在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主持中欧数字高层对话9月22日至26日,欧委会环境、海洋和渔业委员辛克维丘斯(Virginijus Sinkevi ius)访问深圳、北京,并与中方相应部门的多名官员开展对话。

2023年9月26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会见欧盟委员会海洋事务和渔业总司长维特切娃华春莹积极评价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年来取得的积极成果,表示中方愿同欧方加强双多边海洋极地事务交流合作,推动蓝色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辛克维丘斯在结束访华之际召开记者会,介绍访问期间中欧达成的共识与成果,主要包括双方在打击非法捕捞工作机制下的交流合作、推进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方面的进展等此外,中欧还进行了首次循环经济对话,并计划在年底前敲定循环经济路线图。

  基于近期中欧之间的互动,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的中欧关系,崔洪建分析称,中欧关系可能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互动形态:一方面,双方会通过现有的对话、交流合作机制,继续寻找共识,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或项目;另一方面,欧洲的一些负面舆论又会对双方的互动成果形成某种对冲。

  “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确保中欧关系的大方向不偏离轨道,需要中欧双方共同的努力。”崔洪建说道。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抖音百科网 CopyRight 2018(c)2008-2099 DESTO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