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小时候有吃不饱的经历,不过,那时候还小,没什么记忆,更多的感觉是吃不好我出生的时候,农村情况已经好转了许多了,没有饿死的了但从来没像现在的孩子,吃到不想吃,家长追着喂奶奶常常告诫我她几十年的生活经验,要会过日子,囤尖儿上省,不要囤底儿上着急。
就是说,刚打下来粮食的时候,人容易没有计划,敞开吃,吃不到第二年粮食下来,就该挨饿了所以,每天吃七分饱,是常态单调,几乎整个冬天,早晨红薯棒子面粥,中午红薯棒子面粥,晚上棒子面粥因为晚上不干活了,喝点儿稀粥,趁着不饿了,上床睡觉。
那时候上学倒是不发愁,学费很低,小学五毛钱,困难家庭还减免,课程不多,算数语文政治,后来有了常识课,外语课,工农业生产知识(就是后来的物理化学)上学除了文化课,还有各种活动小组,比如木工组的同学,每天带着锤子钉子,看到课桌板凳坏了,就负责修理;宣传队的同学,拉二胡的,吹笙的,唱歌的,跳舞的;腰鼓队,军乐队…,还有紧跟形势的活动,批林批孔的时候,给小学生也设计了游戏,怎么堵住。
孔老二,不让他跑出去还有学习竞赛,每个学校推荐学生,到公社参加考试,我参加过几次,大操场里,桌子板凳摆上,一人一个桌,考试分数全公社比,谁得了好分数,老师很开心,跟捡麦穗小能手一样,会奖励一个本子,一只铅笔。
农忙时,学校放假,老师组织捡麦穗,在哪个队的地里捡的,交给哪个队,为了防止中暑,会给我们在一大桶井水中,加入“十滴水”让我们喝然后是自己捡麦穗,归自己家秋收的时候,放秋假,时间比较长,学校一般不组织集体活动,我们全体小朋友,有弟弟妹妹的在家带孩子,其他的去地里捡花生,捡红薯,捡玉米,所有的粮食,生产队收完后,就会开放,一大群孩子涌入。
那时候大人表扬孩子用最多的话“今天真不错,捡的粮食够吃了”老师教育我们,上学了,要懂礼貌,见到人要问候,比如,“老师你吃饭了吗?”吃饭,是第一大事啊每年春天,是家长最发愁的时候,尤其是男孩子多的家庭,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那不是开玩笑。
所以,当时谁家女孩儿多,谁家有福了女孩一样按年龄分粮食,但女孩儿饭量小,好养活呀家父每年冬天都不在家,去修水利,上海河,曾经晕倒在工地上,被人背回来没有工资,只管吃饭,他就用自己的强劳力,换来给我们省一口吃的。
…前两年,村里也修了公园,带家母去看看,老太太看到大广场的第一句话是,“败家子们,这么大片土地,能养活多少人啊!”养活,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现在他们每个月有八十块钱养老金,还在努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努力养活自己,不给孩子们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