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带一路|在埃及回望中国,在中国看见埃及2023年8月8日至16日,在清华大学学生中国-中东友好协会指导教师、新闻学院胡钰教授的带领下,来自计算机系、经管学院、新闻学院和苏世民书院的6名协会骨干同学,共同前往埃及访问,乘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东风,广泛接触埃及议员、企业家、媒体人士、学者、青年学生以及在埃中资企业家、中国驻埃外交官,展开了一场极具丰富性与对话性的人文交流之旅。
8月10日,协会成员与埃及青年自拍合影访问期间,协会师生接触到了诸多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埃及青年他们在交流中积极地表达自身对中国的关注与好奇,协会师生也在深度浸润中不断增进对埃及青年与埃及社会的理解与思考。
走出中国深入埃及、站在埃及回望中国,“我们”是“他们”,“他们”也是“我们”,大家以青年视角观察着彼此身上体现出的丰富面向,也以青年的活力碰撞出人文交流的多样可能从语言到文化,埃及青年的“中国印记”“你好……老师……谢谢……”傍晚的尼罗河边,协会师生偶遇一名正在学习中文的埃及青年,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道德”。
“我学习中文已经六个月了,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亲自到中国看看!”得知大家来自中国后,他激动地拿出汉字练习本,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中文学习成果这场偶遇,可以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埃及中文教育走广走深走实的缩影,也是“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在埃及民间持续升温的生动体现。
8月10日,当地青年向协会师生展示中文学习成果(合成图片)此行,协会师生特意拜访了两位埃及汉学家,分别是艾因夏姆斯大学原中文系主任佳妮(Jane Ibrahim Badawy)教授和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中文系系主任李哈布(Rehab Mahmoud)教授。
佳妮教授是埃及第一批学习中文的大学生,自1979年第一次到中国起,她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汉语学习、教学和促进中埃文化交流之中她由衷地向支队师生感慨:“我去过中国6次,但每一次都像‘第一次’因为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次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景象。
”
8月10日,埃及汉学家、艾因夏姆斯大学原中文系主任佳妮教授在交流会上发言“当时我的父亲问我学中文能干什么呢?”李哈布教授笑着回忆起当年选择学习中文时父亲的疑问,“但如今,学习中文的埃及人不会再被问到这个问题了。
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埃愈发紧密的合作,让更多人意识到学习中文的必要性‘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文+’的趋势,也为中埃交流合作注入了蓬勃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协会一行中出于兴趣学习过阿拉伯语的三位同学,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佳妮教授和李哈布教授的热情肯定和鼓励。
“来埃及一次肯定是不够的,你们还要来更多次!”李哈布教授对大家说,“得知你们愿意学习阿拉伯语,我非常高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希望你们能带动更多中国学生学习阿拉伯语、了解阿拉伯文化”
8月10日,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中文系系主任李哈布教授在交流会上发言从学习中文的学生,转变为教授中文的老师,佳妮教授和李哈布教授已经从青年时期走过数十载桃李芬芳,她们所培养的一批批年轻中文学子,也在不断加入到中埃文化交流使者和中埃合作推动者的队伍之中——。
“我喜欢饺子、包子和黄焖鸡米饭”当被问及最爱的中国食物,来自开罗大学中文系的雅静兴奋地掰着手指,一个一个向协会师生列举她和伙伴们都是开罗大学中文系的高年级本科生,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古琴十分熟悉,也十分了解成都大运会等当下中国的热点活动。
8月10日,座谈会上,大家分享自己的见闻回忆起对中国的初印象,不少中文系的埃及学生提到了中国的文艺作品李小龙、成龙的经典动作电影等为他们带来了最早的“中国风”启蒙如今,中国的流行剧、新生代明星等则是埃及汉语学习圈的“熟人”,这更是拉近了中埃青年之间的距离,大家兴奋地聊起熟悉的剧情和人物,仿佛处于某个放松闲聊的热闹课间。
8月10日,座谈会上,大家分享自己的见闻中文系青年学子们对中国文化的广泛了解令协会师生感到亲切,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识则令人倍受感动开罗大学的茉莉同学背诵起了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的名段:“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她说自己很喜欢这段话,认为不仅中国青年是这样,埃及青年也应当如此
茉莉分享自己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百年前先辈对中国新青年的寄语,从今日埃及青年的口中讲出,热血之外,文化的共鸣令人感动那一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强烈感受,足以弥合中国和埃及物理空间上的万里之遥。
从生活到事业,埃及青年眼里的“中国元素”随着中国经验、中国文化和中资企业在埃及的影响力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埃及青年开始将“中国元素”纳入自己的未来规划当前,到埃及当地的中资企业工作,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就业选择。
开罗大学的韩帅同学表示,“我非常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未来希望能够借助自己的中文能力,在互联网或投资领域进行发展”当前,“中文+专业”或“中文+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给予了学习中文的埃及青年人更多机会对于学习中文的埃及青年而言,在中资企业工作既能够发挥他们的语言水平和专业技能,也有不错的待遇,还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使得自己成长为更加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是很棒的选择。
中建埃及的鲁班学院课堂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行动的一部分,中资企业也在埃及积极助力本地人才的培养比如中建埃及率先推行了鲁班学堂、鲁班工匠计划:结合企业自身培训部门和国内高职院校,希望将中国师傅的成熟经验传授给埃及徒弟,培养出拥有良好技能的本土专业人才。
来自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的亚西尔就是一位中建新首都CBD项目的实习生,项目机电部门的师傅带着他从原来对工程一窍不通,到今天对弱电、机械术语如数家珍“最开始,我很听不懂工程师们的中文,他们注意到后会放慢速度和我说话,很耐心地教我。
”亚西尔笑着说,“现在我不仅会技术,而且还与中国师傅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与新首都CBD项目工人合影提及在中资企业工作给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中建埃及员工夏之星对此感触颇深她是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毕业生,2019年毕业后加入中建埃及,从事综合管理工作讲着流利中文的她,还有一副动听的歌喉,加上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夏之星积极参与了企业形象传播工作中,参与录制多部视频节目,向全世界介绍埃及新首都CBD项目,讲解项目的环保施工理念,分享自己在CBD项目工作的心得体会,成为了中埃交往的文化使者,并在2023年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在更大的舞台上唱响了中埃友好的时代之声。
“能够成为中建的一名员工,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自豪,在这里我也收获了不曾想到过的成长”夏之星真诚地分享道,“希望中埃友谊如尼罗河水般奔涌向前!”
夏之星(左二)登上2023年春晚舞台 。央视新闻截屏图
中建埃及员工夏之星分享自己的故事员工诺拉则提到,来到中建工作后,自己收入变高了,这帮助自己改变了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前我想和朋友出去玩,都要小心翼翼地和老公讲,而且他不一定会答应但是现在,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要出去和朋友玩,也可以自主决定更多事情了。
”诺拉骄傲地说
诺拉与协会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属地员工与协会师生谈起对公司里中国员工的印象“中国人特别勤奋,可以一直工作很久这也让我不自觉地改变了工作习惯,但我希望——有时候大家可以多歇一歇嘛”说完,双方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同样作为年轻人,大家对于上班或实习时的心态可太有共鸣了:“原来大家都一样!”。
在埃及青年眼中,中国不仅代表丰富的文化、知名的企业,还代表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访问期间,协会师生与埃及青年组织CPYP(埃及政党青年领袖和政治协调委员会,Coordination Committee of Parties Youth Leaders and Politicians)座谈,就中埃经贸往来、教育科研合作、信息技术合作、绿色发展、文化交往等主题展开交流。
协会师生与埃及青年组织CPYP成员深入交流“中国的哪些政策支持可持续能源发展?”“中国的教育体制如何规划文理分科?”“中国年轻人眼里的埃及是怎样的?”“你能不能展开讲讲清华x-lab,它和你提到的学生创业协会是什么关系,它是怎么从举办比赛到孵化出创业公司的?”座谈过程中,对面的埃及青年表现出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浓厚兴趣,向协会师生提出“连环问”,几乎可以说是迫切地希望获得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分享。
“我们探讨了许多主题,但都还未尽兴,我们还想知道中国发展的更多经验,以及中国青年对我们共同关切的议题的思考我提议,未来我们定期举办线上会议,持续交流信息,发现更多可能性”座谈最后,埃及参议院议员穆罕默德·卡塔尔意犹未尽地说。
埃及参议院议员穆罕默德·卡塔尔在座谈会上
与埃及青年组织CPYP交流从好奇到融入,中国青年走出的“埃及故事”中埃相知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中埃合作最深厚的力量在于人民;而青年,则是中埃友好合作的推动力量和希望所在在与埃及青年的交流过程中,协会师生也在感受埃及、浸润埃及、融入埃及。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赵佳,从新认识的埃及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个阿拉伯名字سارة,意思是“令人愉快的”;计算机系博士生林泽熙则秀了一把阿语,流利地向埃及朋友们介绍了自己在清华学习的故事,引得一阵夸赞——林泽熙曾在清华选修过阿拉伯语(第二外语)课程,此次踏上阿拉伯世界的土地,他在课上学习的内容转变为了现实的全球胜任力,“我的知识在这片土地上活过来了!”他兴奋地说。
除了调研过程中的座谈交流,协会师生还真正走入了普通埃及人的生活,在埃及民间体验最真实的烟火气在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学生Nada的邀请下,经管学院本科生马飞扬和苏世民学者袁斯陶来到了她的家中,品尝了一席地道的埃及餐。
Nada今年本科毕业,学习中文的她目前在中建埃及公司担任实习生,她和大姐、小妹、外祖父母以及两只猫、一只鹦鹉一起住在开罗吉赞区的一栋公寓里全家为两位中国青年的到来做足了准备,主人们还特意换上了埃及传统服装。
大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聊天,如同亲密的家人一般尽管语言的沟通上并不流利,但真心的交流并不受影响——袁斯陶用英语混杂阿语与Nada及姐妹们交谈;马飞扬则与Nada的外祖父互相分享着手机中的照片,用手比划着向彼此说明。
袁斯陶和姐妹们在客厅,玩起了当地的多米诺骨牌她们还向袁斯陶推荐了Amr Diab、 Nancy Ajram、 Fairuz等知名阿拉伯歌手,放起音乐手把手教她跳埃及的传统舞蹈,歌声与笑声顺着舞蹈在客厅中旋转。
马飞扬同学在厨房帮着一起做饭客厅另一边,热气腾腾的厨房里,马飞扬与主人一起制作丰盛的埃及传统美食从用酸奶和柠檬分别调味的蔬菜沙拉、墨绿色的锦葵汤(Molokhia),到大盘的奶酪羊肉饭(Mansaf)和中东烤肉(Shish Kebab),每一道家常菜都凝聚着埃及的美食文化和主人的精巧手艺。
伴随着厨房里的欢笑,复合香料与新鲜食材本身的香气一同氤氲满屋…… 晚饭在十点正式开始习惯于中国吃饭时间的两位中国青年早已“饥肠辘辘”大姐给每个人的盘子分发食物,外祖母则催着大家趁热吃喷香美味的食物带着埃及的风情,让大家忍不住添了一份又一份,暖胃更暖心。
中埃文明在一场巧遇的婚礼中鲜活交融位于地中海之滨的亚历山大,是埃及第二大城市,素称“地中海明珠”在这里,协会师生也收获了一次“明珠”般的奇遇——受邀参加两位素不相识本地新人的埃及婚礼这是一场奇妙的双向奔赴。
入住酒店时,协会师生被正在欢呼的迎亲队伍所吸引,正想上前向新人们送上来自中国的祝福,迎亲队伍中传来了一声熟悉的“你们好”——大家不由地眼前一亮,顺着声音寻去,一位穿着礼服的年轻人正在招手原来是新郎的弟弟,他曾在天津大学留学三年,会一些中文。
交流片刻,他热情地向协会师生发出邀请,晚上八点左右到花园参加婚礼婚礼仪式现场婚礼是最生动的民俗带着激动与期待,在异国他乡,协会师生参加了这场陌生人的婚礼埃及婚礼习俗与中国婚礼习俗有所不同,仪式之外,更多了些自由欢快的随性,新郎新娘在人群中与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投入狂欢之中直到凌晨仍不散去。
看见陌生的黄色面孔,宾客的眼中虽充满着好奇,都友好地向协会师生笑着挥手欢乐人群中的新郎摇曳、击掌、欢呼、高歌,埃及婚礼火爆的氛围如滚烫的风夹着热沙吹来,埃及人的热情也逐渐把中国青年们感染起初,协会一行中还有同学较为羞涩,不好意思上台一起跳舞,但几位热情的埃及青年主动牵起中国青年的手,鼓励清华同学们一同汇入狂欢之中。
伴随着阿语流行曲和现场艺人的鼓点,中国青年和埃及青年手挽着手,围着新郎新娘转起圈来不知多少圈后,协会同学们被推到了人群中央,与身着礼服的新郎新娘热情对舞埃及人、中国人、所有人,此刻都在开怀大笑,共享着这份足以超越一切文化隔阂的浪漫与喜悦……。
音乐暂歇,趁着中场休息的时间,大家端来埃餐,与几位婚礼上认识的埃及青年开怀畅谈从职业选择,到国际关系,再到人生理想,文化差异的坚冰已然被歌舞消融,只有文明与文明的鲜活交融,人与人的亲密共鸣聊至深处,大家不禁一起动情地喊出:“Long Liv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gyptian People!” 音乐再起,青年们再度肩并肩迈上舞台。
中埃青年跃入舞池,汇入狂欢之中。吹着地中海的晚风,看着港口的浪花翻涌,耳边是欢快的阿拉伯乐曲。穆斯林婚礼上没有酒,协会师生们却早已沉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