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田璠,解放军306医院,干部病房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编辑近期的新闻事件接连冲击着人们,著名主持人李咏先生癌症去世,文学大家金庸先生仙逝,重庆公交车坠桥等等,许多人在网络上发文表示对逝者的哀思,感慨生命的无常,李咏先生的妻子哈文女士在微博上公布消息时的"永失我爱"更是令人扎心。
哀伤作为人们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情绪体验,如何才能正确应对呢?什么是正常的哀伤?哀伤/悲伤(grief)指的是经历死亡或失落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情绪与心理反应,是失落后所体验到的认知想法、感觉、及行为通常是当失落发生时的正常且一般的反应。
引起悲伤的原因很多,死亡仅是其中之一,离异、退休、难产、迁徙、解雇、天灾、失去宠物、失去自由与能力、失去尊严与形象等,都是哀伤的来源正常哀伤的表现有:(1)感觉层面的表现:悲哀、愤怒、愧疚感、自责、焦虑、孤独感、疲倦、无助感、惊吓、苦苦思念、解脱感、轻松、麻木。
(2)生理感官知觉的表现:胃部空虚、胸部紧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软弱无力、缺乏精力、口干(3)认知的表现:不相信、困惑、沉迷于对死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幻觉(4)行为的表现: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的行为、社会退缩的行为、梦到失去的亲人、避免提起失去的人、寻求与呼唤、叹气坐立不安、哭泣、旧地重游、随身携带遗物、珍藏遗物。
二、什么样的人需要哀伤辅导?哀伤时间>1年,魂不守舍、无法正常工作、正常生活受影响、像变了个人或是有特殊需求的人需要哀伤辅导,尤其是年幼小孩、社会阶层低者、就业状况较少者、愤怒程度高者、想念程度高者、自责程度高者这些风险性较高者应及时向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医生或是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哀伤辅导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接受丧失:协助当事人体验失落;第二阶段经历痛苦:帮助当事人界定并表达情感,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帮助当事人给与自己时间去哀伤;第三阶段重新适应:帮助当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活下去;第四阶段重建关系:重建关系帮助当事人将感情从逝者身上转移并给予持续的支持。
专业人员通过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协助丧亲者正确对待失落,合理的表达感受,允许合理的时间悲伤,帮助其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中活下去专业人员还会检查丧亲者有无防卫心理,帮助调整心态,界定病态行为并转诊并提供持续的支持。
三、应该尽量避免的做法以下想法和做法我们不建议:很快找寻一种替代伤恸的人、事物来转移,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勇敢,而避免去接触自己脆弱的一面,把独自伤心作为惟一的选择,认为时间可以治疗一切,不允许自己哭泣,用伤害自己的方式以弥补失落的空虚。
四、面对哀伤给您的几点建议唯有经历过悲伤才能找到疗愈之路,您的悲伤才是最沉痛的伤痛,伤心也是一份艰辛的工作,有时单凭一已之力将无法有效抚慰您的伤痛给情绪一个流畅的空间,对每一种情绪都能察觉和接纳,每一种情绪也都可以充分地去体验及适度表露,不要长时间沉溺于任何一种情绪之中而排斥其他的。
可以尝试给自己一些时间允许自己处在正常的悲伤情绪中,了解自己的环境中所拥有的支持与资源有哪些,找到安全的方式和场合与他人分享,可以告诉他人自己需要独处,了解自己伤恸的根源或特定的主题,并找到可以协助自己的人。
可以尝试和其他人共同回忆及分享,整理逝者对自己的意义,借由适当的运动或休闲方式放松自己的身体与紧绷的心情,发展一些方法应对哀悼的时间与空间,无法表达的潜藏感情需要找到解决或宣泄的途径,多喝水并保持食物的摄取。
最后,记得,每一个人面对悲伤的方法与步调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丧失所爱而悲伤,而好好悲伤也才能圆满这份爱。直面哀伤,让自己的情绪流淌,将爱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