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主观体验上来说,抑郁的人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渺小无能,或不能独立的而哀伤虽然也会让人自我价值感降低,但并不会有如此之多的自我攻击,即使有,也能够比较快的从自责中恢复理性另外哀伤的人经历一个痛苦的哀悼过程,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恢复的;而抑郁的人却像一片散不开的阴霾,一直笼罩着抑郁者。
哀伤和抑郁,可以被认为是应对丧失的两个不同的通道那么,为什么同样经历丧失,有些人可以进入哀悼,去哀伤自己的丧失,而有些人却进入了抑郁的通道呢?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之所以不能哀悼,是因为我们对丧失掉的爱的客体充满了太过于复杂和矛盾的情感,尤其是与攻击有关的情感,当我们不能承受这些矛盾的情感时,我们就关闭了哀悼的大门,进入了抑郁的状态。
A和男友共同感觉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走不下去了,和平分手,是两人共同做出的选择;而B和男友的关系就复杂多了,男友脾气暴躁,时不时会对她拳打脚踢,但B并不想和男友分手,想要让暴力冷漠的男友变成一个温暖懂爱的男人。
最终分手,B心里充满委屈,对男友既愤怒,又不舍正是B内心当中对男友强烈的矛盾情感让她走向抑郁在对丧失的客体矛盾的情感状态中,B把又爱又恨的男友内化到了内部,这个丧失的又爱又恨的客体就变成了她自我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她会自责,自我攻击,她在攻击其实是让她又爱又恨的男友。
但并不是每个经历丧失,并且对所丧失客体有强烈矛盾情感的的人都会抑郁因为抑郁的根源在婴儿期,成年生活中出现的丧失会激起早年没有被处理的丧失伤口,也就是说,那些在抑郁的人,或者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在早年是经历过某些未被处理的丧失的。
Klein提出,丧失本身不是决定我们是否会抑郁的原因,承受丧失及它带来的各种情绪痛苦的能力才是关键,即我们能不能承受失去的痛苦,被抛弃的痛苦,或者我们是否会否认它,逃避它,投射它,让自己不去感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