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是专用于丧礼或追悼的一种悲哀的乐曲那么你知道中国现行的“哀乐 ”源自何时何处呢? 据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资料记载:1943年春陵园竣工后,中共中央决定将刘志丹的灵柩移葬于他的故乡保安县(今陕西省志丹县)。
受党中央的委托,延安“鲁艺”成立了由马可、安波、刘炽、张鲁、关鹤童等五名音乐工作者组成的哀乐创作小组,用于刘志丹的灵柩迁移和即将举行的公祭大会为此,“鲁艺”小组的同志们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深入到米脂、绥德、佳县一带进行慰问演出和采集、整理、研究、加工民间音乐,收集陕北民歌的工作。
在此时,他们专访了米脂一位著名吹奏艺人常峁儿,并为他们吹奏了一首葬礼用的乐曲当常峁儿吹出那首如泣如诉的乐曲时,不禁使在场人几乎都要掉眼泪了于是他们便记录下了这首乐曲的曲谱后来他们又根据当时广泛流传于晋陕一带的民间送葬曲子以及人们熟悉的《绣荷包》《珍珠倒卷帘》等民歌和民间曲牌加以改编和创作。
为了适应迎灵的悲伤气氛和缓慢前进的步伐,乐曲的演奏速度比原来的民歌慢了许多1943年夏,在陕北人民公祭刘志丹的大会上,首次由八路军军乐队、“鲁艺”乐队与民间乐队联合演奏了这首凄楚动人的管乐曲,并由安波为此曲填词并唱奏了这首歌,歌名为《公祭刘志丹》。
因此,刘志丹成为本曲追思第一人这支乐曲后来多次用于葬礼,渐渐地流传定型建国后,新中国第一任中国军乐团团长罗浪为了国家礼仪的需要,将此曲进行了再创作,配置了和声,成为我国现在通行的标准《哀乐》,一直沿用至今。
(周世久 收集整理)注:参考资料《颂歌刘志丹》《陕西省委党史研究》。中国(76) 周世久(12) 由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