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技 » 正文

藏族“阿爸”的守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08 11:24:06   浏览次数:0
核心提示:周长学人物名片:周长学,男,藏族,出生于 1964年1月,石棉县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教师周长学从19岁起,就开始在石棉县安顺场镇新场村安宁沟村小任教,这一干就是数十年多年来,他坚守在偏远山村小学的讲台上,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三代人,按当地藏族风俗,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爸”。义无反顾扎根村小三尺讲台周长学的家乡

周长学人物名片:周长学,男,藏族,出生于 1964年1月,石棉县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教师周长学从19岁起,就开始在石棉县安顺场镇新场村安宁沟村小任教,这一干就是数十年多年来,他坚守在偏远山村小学的讲台上,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三代人,按当地藏族风俗,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爸”。

义无反顾扎根村小三尺讲台周长学的家乡在海拔1700余米的石棉县安顺场镇新场村安宁沟,这里也是当年红军长征的途经地,是石棉县典型的中高山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之一,彝族和藏族同胞散居在安宁湖周边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这也导致在数十年前,当地适龄彝族和藏族儿童很少能上学。

当年,为了安宁沟少数民族孩子能就近入学,新场村小学设置了安宁沟教学点,并派来了公办教师然而,因为条件艰苦,教学点一名公办教师和本地一名代课老师也先后离开教师岗位偏僻山村留不住老师,山里娃读书难成了一块压在村里人心上的巨石。

1983年,19岁的周长学初中毕业,乡亲们希望他能回安宁沟给孩子们上课看着乡亲们期待的目光和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周长学不顾母亲反对,毅然回到安宁沟,一头扎进简陋的学校,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也是安宁沟教学点唯一的教师。

从此,他为20余名藏彝学生上着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课程持之以恒辛勤坚守永不言弃安宁沟教学点的简陋状况,吓不退信念坚定的周长学教室的墙上没有黑板,他就亲手糊一块;学生没有课桌椅,他就请父亲和一位家长帮忙,花了整整一个假期为孩子们做好桌椅;屋顶漏雨,他就和妻子一起翻修校舍房顶……。

除了教学条件的简陋,每学期开学时,周长学还要沿着崎岖山路步行4小时,下山去县城为孩子们购买新书本,然后再原路背着书本返回学校此外,周长学还不忘提高个人教学业务能力,他积极利用周末时间,翻山步行到县城参加各种进修和培训活动,并取得了大专学历。

2010年,深圳爱心企业捐资32万元,援建了安顺场镇新场村小学,安宁沟教学点因此被撤销从安宁沟到新场小学,虽然只有约两公里路程,但因山路崎岖,上学下坡要走50余分钟,放学上坡则要走1个多小时此时,除日常教学外,周长学每天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带着安宁沟的孩子们一起上学、放学。

其中,对于年龄最小的几个孩子,他还要轮流背着往返家校之间2012年,崭新的水泥路修通后,家长们纷纷买了摩托车自行接送孩子,周长学才卸下了这一“重担”2021年,新场村小撤并至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周长学结束了长达38年的村小教学生涯。

如今,周长学即将退休,他却希望将教育的薪火永远传递下去好人寄语:“‘教师’二字,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薪火相传的事业、传承不息的家风”道德点评:“周长学恪守‘薪火相传育桃李’的师德师风,践行传承‘不求功名利禄,只愿桃李芬芳’的家训。

坚守教育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无限热爱”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瑶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抖音百科网 CopyRight 2018(c)2008-2099 DESTO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