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简称“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春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中部,与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相连,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截至2018年末,吉林省总人口2704.06万人,下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0个县级市,16个县,3个自治县,21个市辖区。
吉林建置始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吉林省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见证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
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跨图们江、鸭绿江、辽河、绥芬河、松花江五大水系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019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26.8亿元,同比增长3.0%
清代吉林历史沿革先秦至秦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约5万~1万年前出现的“寿山仙人洞”、“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是吉林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舜、禹至夏商周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古代民族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形成了肃慎、濊貊、东胡、山戎、夫余等民族地方政权汉至隋朝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灭卫满朝鲜设玄菟郡,管辖吉林省东南部东部和南部的长白、图们、敦化、和龙、汪清、龙井、珲春、延吉等市县,先后属苍海郡、临屯郡、乐浪郡;通化、集安、梅河口、靖宇、白山等市县则先后属真番郡、玄菟郡。
这是吉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前37~668年间,高句丽活跃于吉林,曾定都于集安丸都山和国内城,与东汉、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权时战时和,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历史印记−吉林船厂遗址唐朝时期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合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地区属唐室韦都护府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敦化东牟山立“震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受唐玄宗册封“。
渤海国”,统治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后曾定都和龙、珲春宋辽金时期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为契丹所灭,设东丹国,在西部设黄龙府辽国时期,吉林省大部分隶属东京道,西部为上京道管辖金国在其辖境设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成平路、海兰江路,基本覆盖今吉林省全境。
金贞祐三年(1215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真国金天兴二年(1233年)为蒙古所灭元朝时期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开元路、北达达路、中书省泰宁路及中央枢密院直领的成平府辖区明朝时期大部分隶属奴儿干都司,西部的洮南一带属大宁都司的泰宁卫,东南部一带为建州卫,为建州女真发源地之一。
清朝时期顺治十年(1653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随后宁古塔将军驻地迁移至吉林市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了“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
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省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吉林将军辖区大体包括松花江、绥芬河、牡丹江、图们江流域,西起开原威远堡边门,东至乌苏里江两岸和库页岛在内的沿江及海中诸岛,北起外兴安岭至日本海及黑龙江下游,南至长白山区。
嘉庆五年(1800年),增设长春厅,为长春建制之始嘉庆八年(1803年),清政府废止禁令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原属吉林省的沿海地区被割让给俄国,吉林变成了内陆省光绪四年(1878年)吉林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建吉林行省,设吉林巡抚(吉林省第一任巡抚为顾肇熙),省会设于吉林市光绪帝尝试通过政治改革挽回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他首先发布谕旨:裁撤东北三将军,设立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吉林省组成巡抚衙门,吉林将军、吉林分巡道随之废除,吉林巡抚成为吉林省最高民政长官,并兼理旗务同年,吉林省仿照关内行省之例,先后在省下置四路分巡兵备道
伪国地图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吉林省作为南京临时政府的22行省之一,区划沿清旧制不变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后把东北划成9省,吉林省领长春、吉林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
10月2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在长春成立吉合区党委11月1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撤销吉合区党政军机构,成立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员会11月25日,中共永吉地委征得驻吉苏军同意,成立吉林市民主政府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28日,中共军队及民主政府从吉林市撤出,国民党在此成立了吉林省政府。
同时中共发起了四次“四平战役”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中共占领吉林市3月10日,中共吉林省政府迁至吉林市1948年10月19日,驻长春国民党守军起义投诚,长春解放自此吉林省全境解放1949年4月21日,长春市政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属改由吉林省政府直属,东北划分为6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建立初期,吉林省辖2个市、2个专区、1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
东北6省改为4省,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以两省新划归吉林省的市、县界线为省界,与朝鲜、苏联国界仍旧1954年9月27日,长春直辖市改为省辖,省会迁往长春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的。
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管辖。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哲里木盟和白城地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从此,吉林省行政区划延续。
吉林政区变迁图行政区划吉林省共辖9个地级行政区,包括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白城市、辽源市、松原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此外,吉林省另设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吉林省人民政府驻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329号长春市:南关区、朝阳区、绿园区、二道区、双阳区、宽城区、九台区、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吉林市:船营区、龙潭区、昌邑区、丰满区、磐石市、桦甸市、蛟河市、舒兰市、永吉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和龙市、珲春市、龙井市、汪清县、安图县四平市:铁西区、铁东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梅河口市
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辽源市: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东辽县松原市:宁江区、扶余市、乾安县、长岭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白山市: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长白山管委会: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图县安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长白山和平旅游度假区、抚松县抚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长白县长白山南坡旅游经济园区自然环境位置境域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
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北接黑龙江省,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
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
吉林省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吉林省海拔最高点是长白山的白云峰(2691米)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
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仍然可见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
吉林省地形图气候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吉林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冬季平均气温在-11℃以下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吉林省气温年较差在35~42℃,日较差一般为10~14℃2015年,无霜期一般为100~160天吉林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30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但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80%集中在夏季,以东部降雨量最为丰沛。
正常年份,光、热、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吉林省的气候分界图水文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为五大水系东部延边州主要为图们江水系,包括布尔哈通河、嘎呀河、海兰江和珲春河等;东南部鸭绿江水系,浑江流经白山和通化;西南部四平辽源一带为辽河水系,主要为东辽河和西辽河;延边州汪清和敦化一小部分是绥芬河水系;其余均为松花江水系,支流有辉发河、伊通河、牡丹江,拉林河、饮马河、洮儿河、嫩江等。
吉林省河流和湖泊水面26.55万公顷,省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条主要的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雁鸣湖、查干湖和月亮泡。
自然资源动物资源吉林省有陆生野生动物445种,其中两栖类14种,爬行类16种,鸟类335种,兽类80种,约占全国野生动物各类数量的17.66%,其中鸟类占全国各类数量的30.36%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76种,其中兽类14种,鸟类6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种,列为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291种。
其中吉林省珲春市“中国东北虎之乡”称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品种有东北虎、豹、梅花鹿、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大鸨等
吉林东北虎虎豹吉林省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1998年的4-6只和3-5只分别增加到27只和42只以上,包括多个东北虎家庭和东北豹家庭吉林省的野生东北虎豹生存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食物链更加丰富。
东北虎豹分布范围逐步扩展,吉林省珲春及周边地区已成为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东北虎豹繁殖地,同时,东北虎豹已经走出珲春、汪清地带,呈现由中俄边境地区向中国内陆地区不断扩散的趋势植物资源吉林省有野生植物3890种,其中地衣类270余种、真菌类900余种、蕨类140余种、裸子植物30种、被子植物2200余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剌嫩芽、松茸、黑木耳、猴头以及山葡萄、山核桃等东部长白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三大天然药材宝库之一。
北国春城-长春 矿产资源吉林省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丰富,经地质勘察,已知有储量矿种74种,其中属于富矿并能满足长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矿产有钼、镍、硅藻土、硅灰石、浮石、火山渣、油页岩、膨润土、软质耐火粘土等;尚有潜力可挖并能适应经济建设近中期发展需要的矿产有金、银、铁、硼、隐晶质石墨等;此外还有煤、铜、铅、锌、硫、磷等,这些矿产资源虽不丰足,但仍有一定藏量。
吉林的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区,而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能源资源,则主要埋藏在松辽平原地区矿产资源按其性能与功用可分为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和天然气等;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为5种;有色金属矿产,为10种;贵金属矿产只有2种;而稀土和稀散元素矿产为10种;以及非金属矿产,约有40余种。
六十周年国庆时的吉林彩车人口截至2018年末,吉林省总人口为2704.0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55.6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53%,比上年末提高0.8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7.99万人,出生率为6.62‰;死亡人口17.01万人,死亡率为6.26‰;自然增长率为0.36‰。
人口性别比为102.41(以女性为10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7.9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1]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96%。
其中,朝鲜族1040167人,满族866365人,蒙古族145039人,回族118799人,锡伯族3113人除了以上5个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2222人,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只有1人[19]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朝鲜族为清末时期或东北沦陷时期从朝鲜半岛迁移过来的难民。
吉林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州,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市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辽源市居多吉林省有4个民族自治地方,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103.40万人,占吉林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47.31%,占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30.18%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15.1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70%,占散居地区总人口的4.8%吉林省还设有33个民族乡(镇)和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